7月23日,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北京駐華使館,農業農村部向巴基斯坦糧食安全和研究部捐贈12臺大疆T16植保無人機交付儀式在這里舉行。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代辦艾哈邁德·法魯克(Ahmad Farooq)先生,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一級巡視員馬洪濤、亞非處處長徐玉波,大疆農業全球市場銷售總監陳韜,以及中新網、中國農機化信息網、中國農機推廣網、農機質量與監督、農機科技推廣等在京全國和行業媒體參加了交付儀式。
馬洪濤表示,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兩國人民歷來有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自2月份巴方遭受蝗蟲肆虐以來,農業農村部高度關注,定方案、派專家、提供藥物和藥械,支持援助巴方抗擊蝗災。此次捐贈12臺大疆T16植保無人機,并配套提供一批配件和免費的技術培訓,用于幫助巴基斯坦抗擊蝗災,保障巴方糧食安全。這也是農業農村部援助巴基斯坦的又一批治蝗物資,后續中方還將根據巴方需求以及疫情蝗情變化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援助。
據馬洪濤介紹,為了幫助巴方有效控制蝗災,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農業農村部此前于2月23日向巴方派出蝗災防控工作組,已于3月5日完成任務回國。根據工作組與巴方商定的援助方案,中方分兩批向巴基斯坦運送滅蝗援助物資,包括250噸馬拉硫磷農藥和36臺牽引式高效噴霧機,幫助巴方有效控制蝗災。3月9日,首批援巴物資由上海浦東機場順利抵達卡拉奇機場,包括50噸馬拉硫磷農藥和14臺牽引式高效噴霧機。
哈邁德·法魯克(Ahmad Farooq)表示,蝗災在巴基斯坦歷上并不少見,但這一次是27年來***嚴重的一次,這些比蜂群還密集的蝗蟲啃食草木,毀壞了包括棉花、小麥、玉米在內的農作物,給農民造成了很大損失,對生態環境、糧食安全和國計民生都構成重創。為應對這一嚴重威脅,巴基斯坦政府已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據哈邁德·法魯克介紹,在中巴經濟走廊的框架下,巴基斯坦和中國建立了農業合作領域共同工作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加強在植物保護和病蟲害防治方面的合作,包括加強蝗災防治合作伙伴關系。“中方工作組自從踏上巴基斯坦土地,就深入信德省、俾路支省和旁遮普省開展蝗災實地調研,為巴方蝗災防治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這次大疆T16植保無人機入巴后,可以非常有效地為巴基斯坦治蝗專家提供物質技術幫助,從各個維度解決治理蝗災問題。”他說。
大疆農業全球市場銷售總監陳韜表示:“本次交付巴基斯坦的大疆T16植保無人機,代表著中國***前沿的智能農業裝備,能獲得農業農村部認可,并入選這次援巴裝備,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大疆還將隨這次入巴無人機提供一批配件與專業技術培訓,全力配合農業農村部專家團隊完成本次援巴任務。”
據陳韜介紹,植保無人機相比地面機械,擁有機動性強、地形適應性強、安全性高等優勢,在防治蝗災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以大疆T16為例,擁有16L載重,每小時噴灑面積可達150畝,可實現全自主飛行。今年以來,植保無人機在治蝗中發揮了關鍵作用。2月份,植保無人機為新疆、山東、云南等省區治蝗取得成功經驗,大疆率先發布了無人機治蝗技術方案(中英文版);5月份,大疆受邀參加中國—巴基斯坦經貿云論壇,向巴方分享了無人機設備和治蝗技術方案。6月底,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發現黃脊竹蝗遷飛入境,并且有從邊境線向周邊縣區蔓延的趨勢,當地相關部門采用了包括大疆植保無人機在內各種方式防治,取得了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亞非處處長徐玉波就此表示:“今天在此交付的大疆植保無人機,是對巴援助治蝗工作中一項創新,我們要選擇中國***先進的農業裝備應用到巴基斯坦治蝗工作中去。”
近年來,憑借高效率、低維護成本、智能化等優勢,大疆農業植保無人機加快了走向全球市場的腳步。目前,覆蓋全球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的市場占有率接近70%,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下,伴隨著中國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植保無人機正在突破中國高端農機全靠進口的瓶頸,引領一批高端智能農業裝備走向全球市場,走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據了解,自2020年1月始于東非的蝗災,開始向東非、西亞和南亞地區擴散,波及到肯尼亞、埃塞俄比亞、伊朗、也門、印度、巴基斯坦等10多個國家,演變為近20年來***嚴重的一場蝗災,數千萬人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蝗災肆虐,將其列為“優先級***高的行動之一”,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