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北京市豐臺區(qū)王佐鎮(zhèn)佃起村金崗盛興度假莊園,只見外面銀裝素裹,棚內(nèi)春意盎然,仿佛冬天和春天同在。綠油油的黃瓜、紅彤彤的草莓、水靈靈的蘿卜、粉嘟嘟的西紅柿……生機勃勃、春色滿園,在寒冷的冬天豐富了周邊百姓的餐桌。
“這是我們新引進的西紅柿品種叫‘千禧’,里面的果肉是沙瓤的,像水果一樣。這種西紅柿生長速度快、長勢旺盛,無論口感、外觀還是營養(yǎng)價值都要優(yōu)于普通西紅柿,除了‘千禧’,我們還有‘蘋果青’,都不錯。”負責暖棚管理的邊女士隨手掰開一個西紅柿向記者介紹。“皮薄、汁多、味甜,口感不錯,是兒時的味道。”記者品嘗了一個感覺味道確實不錯。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大棚內(nèi)種植的有黃瓜、西紅柿、草莓、茄子、蘿卜、紫葉生菜等十幾種,目前,黃瓜、西紅柿、草莓等已經(jīng)上市。“這里一共有10個暖棚,每個棚的出菜量都在5000斤左右,我們設置了3個銷售點,市民群眾也可以過來采摘。”金崗盛興度假莊園負責人梁立柱說。
記者來到外面,只見原先的稻田畫已經(jīng)不在了,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沒想到佃起的稻田畫如此受歡迎,2023年,來金崗盛興度假莊園觀賞稻田畫的市民朋友在兩萬余人次。2024年,我們要在這里種植二月蘭和四種顏色的油菜花,想方設法把金崗盛興度假莊園打造成服務村民、服務首都市民朋友們的好去處。”梁立柱說。記者了解到,今年水稻產(chǎn)量8萬余斤,收獲稻田魚、稻田蟹3000多斤。
據(jù)了解,佃起村由佃起、崗洼和水牛坊三個自然村組成。佃起村種植水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晚期,水牛坊村就是因為飼養(yǎng)耕種稻田的水牛而得名。崗洼村地勢低洼,一到雨季就積水,水資源豐富,40多年前這里全是成片的稻田,村里的老人非常懷念種水稻的那段歷史,如今,佃起村留住了鄉(xiāng)愁,還探索出一條既能為村民帶來紅利又能為市民朋友服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