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海地區是我國高蛋白優質食用大豆的主要產地,但長期以來,大豆播種一直受到前茬作物小麥秸稈的困擾,小麥收獲后留在地里的秸稈量大,導致大豆播種困難。
日前,山東省德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德州綜合試驗站邀請有關專家,對禹城市夏大豆免耕覆秸精密播種技術示范田進行實打測產,大豆平均畝產350公斤以上,創造了德州市夏大豆高產新紀錄。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免耕覆秸密植精播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以及德州市農科院和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德州綜合試驗站的全程技術指導。
免耕覆秸密植精播高產栽培技術是此次大豆獲得高產的關鍵因素之一。該技術采用原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機播種,寬窄行密植精播高產栽培技術,播前秸稈無須處理,播種一次完成種床整備、測深施肥、精密播種、覆土鎮壓和秸稈覆蓋等作業,播后均勻覆蓋秸稈,有效保持了土壤墑情,防止遇雨土壤板結,解決了長期困擾黃淮海地區大豆生產的秸稈處理、勻植保苗、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肥料流失難題。
免耕覆秸密植精播高產栽培技術具有多重優勢,德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德州綜合試驗站站長高鳳菊介紹,“這一技術能夠增加大豆種植密度30%以上,實現合理密植;寬窄行種植模式優化了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落花落莢,降低倒伏風險,使大豆植株充分接受陽光照射,有利于養分積累和產量提升,為大豆高產奠定了基礎;播種后覆蓋秸稈,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陰雨天氣也可以防止土壤板結,為種子提供良好的土壤與水分環境,提高了出苗質量...[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