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低空經濟賦能助力數智農業”為主題的天津市首屆農業無人機創新應用大會在寧河區舉行,各界專家匯聚一堂,分享對低空經濟產業在農業領域的思考,助力天津加快建設現代都市型農業,共商共建天津低空經濟發展未來。
寧河區作為天津市農業大區,有著近70萬畝耕地、20萬畝林地,從播種、施肥到打藥,無人機在寧河區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頻率越來越高,已成為現代智慧農業的一項必備工具,更成為農業豐收的關鍵科技支撐。此次大會匯集多方力量,通過對當前農業前沿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全新場景應用方案、國家政策解讀等豐富的內容分享,推動低空經濟與農業等相關領域的深度融合,為寧河區推進“低空+農林植保”帶來了新的啟迪。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低空經濟產業飛速前進,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無人機作為低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正迎來全新機遇。2024年,寧河區將農林植保與低空經濟有機融合,成立“天津寧河農業創新與低空產業發展聯盟”,擁有農業無人機服務組織20余家,無人機保有量200余架;每年開展“小麥一噴三防”作業20余萬畝,在七里海蝗區開展蝗蟲統防統治10萬畝,開展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60多萬畝次。2024年,寧河區在豐臺鎮“紅瑤”甘薯栽植現場首次采用無人機運載紅薯苗,展現了無人機在農業中的重要作用。這不僅是科技進步的體現,更是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的直接體現,還為新型農人提供了更多可能。“2024年我們首次嘗試了無人機運輸‘紅瑤’甘薯苗,每畝地成本只要15元,給我們創造了收益。如果后期能通過無人機調運種苗,再加上無人機噴灑農藥、施肥,我們的產量預計整體能增加30%。”天津市寧河區輔農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寧延泊說道。
作為天津市首個提出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的地區,寧河正加速飛馳于“低空”藍海,依托天津未來科技城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成立低空經濟創新產業園,并出臺實施《天津市寧河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和《寧河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八條措施》,在超過80平方公里空域內,不斷探索并拓展“低空+農業、巡檢、物流”等多個場景應用落地,實現“低空+”示范應用。此次大會在寧河區舉行,不僅展示了無人機技術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標志著寧河區在低空經濟這一新興領域競爭優勢。
“未來,寧河將搶抓低空經濟發展帶來的技術突破、產業轉型等機遇,加大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特別是在智慧農業建設中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動農業無人機從事農業測繪、光譜獲取、信息遙感、信息處理等綜合作業,進一步提高農業效率、效果、效益,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寧河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永勤說道...[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