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的寧夏大地,一場顛覆傳統的春耕革命正伴隨著機械轟鳴聲拉開帷幕。在北斗導航、智能云端、大數據分析、5G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加持下,智能農機馳騁田間,為“塞上糧倉”注入科技動能。
走進靈武市郝家橋鎮吳家湖村,農機手金帆正調試著新購置的拖拉機,駕駛室內裝載的北斗導航屏幕上,一道道筆直的藍色軌跡線將土地劃分為精密網格,在物聯網指揮下協同作業。“往年靠經驗畫線,線歪了影響產量,現在導航誤差不超2厘米,一天能播300畝小麥,頂過去3臺拖拉機。”他輕點屏幕,“鐵牛”隨即沿著規劃路線自動行進,翻起的黑土如波浪般在身后舒展。
寧夏萬眾農業機械化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健帶著記者走進農機庫,4臺裝配深松鏟的拖拉機锃亮如新。“農業講究精耕細作,智能化農機設備的應用恰恰符合了這一點,今年農機全換上了‘智能芯’,更好地服務3.4萬畝土地的耕種。”王健介紹...[查看原文]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32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