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萊西市馬連莊鎮的萬畝麥田里,一架架無人機如雄鷹般掠過麥苗,在智能導航系統指引下精準噴灑葉面肥。傳統農耕場景正被科技力量重塑,智慧農機、田間課堂與農資保障三線并行,共同繪制出一幅現代春耕新圖景。
在望城街道后堤村,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建設成就顯現。工作人員輕點閥門,水流裹挾著配比精準的營養液滲入土壤,百畝麥田同時“喝”上“營養水”。“過去,一人一天只能澆8畝地,現在坐在地頭就能管百畝田。”村民曲國春算起經濟賬:每畝節省成本70多元,肥料利用率提升5倍,土壤板結問題也得到緩解。而這一切,得益于萊西市農業大數據平臺的精準調度——無人機航測生成的高清地圖,物聯網設備實時回傳的墑情數據,共同為農田管理提供“智慧處方”。
在夏格莊鎮的田間課堂上,農民工程師李云鵬對著直播鏡頭演示新式農機操作。自走式高地隙植保機、小麥提墑保墑機械等十余款裝備一字排開,360度避障雷達、北斗導航系統等“黑科技”逐一亮相。“過去只教種地經驗,現在得讓‘老把式’們學會開‘智能車’。”夏格莊鎮鎮長張甜介紹,結合“田間黨校”和網絡直播,農技培訓已覆蓋7000余人次,既解決了農機操作難題,又推動了傳統經驗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