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早稻育秧的關鍵期。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灰山港鎮麻元坳村水稻集中育秧中心里,高速育秧生產線馬力全開,自動溫控設備實時監測,傳送帶將秧盤逐級輸送到下一道工序……從育秧盤制作,到暗室催芽,再到輸送到育秧大棚內,水稻育秧全過程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一天就能完成1.6萬多盤的水稻育秧。當前,3000多畝早稻秧苗,已整整齊齊擺放在育秧棚內,等待移栽。
“今年,合作社采用智能化集中育秧,相較于傳統育秧,育秧時間提前了5至7天,人工成本減少了50%,壯秧率提高了20%。”桃江縣米順農機化服務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賀順介紹,除了合作社自種的1000多畝早稻,育秧中心還承擔了周邊農戶的2000多畝早稻的集中育秧任務。
進入育秧中心1號育秧棚,苗情、氣象信息實時顯示在電子屏上,溫控、通風等設備為秧苗生長提供適宜環境。今年,灰山港鎮金沙坪村種植大戶李恒力,把500畝早稻秧苗放在1號棚集中育秧,秧苗長勢良好,李恒力難掩喜色...[查看原文]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32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