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鎮賚縣進入水稻育苗的關鍵時期。今年,智慧農業技術的深度應用,為這片擁有“吉林省水稻生產***大縣”美譽的土地注入了新活力,讓傳統春耕煥發出新的生機。
在鎮賚縣慶江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基地,智能化流水線育秧機高效運轉,一只只空秧盤依次進入機器,包衣稻種被均勻播撒在營養土中,隨后覆蓋、擺盤等工序一氣呵成。合作社負責人孟慶江告訴記者,智能化設備不僅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還能精準控制播種量和覆土厚度,育出的秧苗更加整齊健壯,為水稻高產打下堅實基礎。
除了智能化育秧設備,無人機監測技術也在鎮賚水稻種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科學監測,農業部門和農戶可以實時掌握稻田的墑情、地溫以及病蟲害情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無人機穿梭在稻田上空,快速完成測繪和病蟲害監測任務,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農戶,實現精準防治。
在灌溉環節,鎮賚縣積極推廣智能節水灌溉系統。該系統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和水稻需水情況,自動調節灌溉時間和水量,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據了解,采用智能節水灌溉系統后,每畝稻田可節水10%以上,同時減少了人工灌溉成本...[查看原文]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32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