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光景看春耕。眼下正值春耕關鍵時期,隨著氣溫回升,我市按下春耕“加速鍵”。田野間,機器轟鳴,農民們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春耕畫卷,他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農業部門也積極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確保春耕工作順利進行。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當肥沃的黑土地邂逅現代科技力量,傳統農耕正煥發出新的活力,一幅“科技春耕”的生動畫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開。
在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玉米大田播種現場,免耕播種機正穿梭在田間進行播種作業。這片地屬于集中連片的面積較大地塊,同時有5臺機械進行作業,一臺免耕播種機1個多小時就能播種1公頃土地。農田里,新型免耕播種機“化身”春耕主角,這些“鐵牛”一次進地即可完成秸稈歸行、側深施肥、單粒播種、鎮壓覆土等多項工序,較傳統耕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機械化、規模化作業不僅大幅縮短了春耕周期,更為糧食安全筑牢根基。
今年,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了“升級版”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模式進行春耕生產。合作社理事長韓鳳香說:“合作社一直在采取保護性耕作的‘梨樹模式’。隨著‘梨樹模式’的不斷升級,今年,我們成為了萬畝方‘梨樹模式’示范單元,我們還有千畝方的智慧農業、300公頃的現代農業生產單元、10公頃的單產提升示范基地。目前,我們正處于播種階段,采用的是升級版的‘梨樹模式’,融合了科技創新與智慧農業,這讓我們對今年秋季的收成充滿信心...[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