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農業農村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吉林省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2025年全省實施保護性耕作任務面積4000萬畝。
《方案》指出,我省在穩定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的基礎上,通過差異化補助方式,有序引導高質量保護性耕作面積增加。穩步推進縣鄉級高標準應用基地和實施效果監測點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不斷提高作業標準和管理水平,推動輻射帶動面積持續增加。同時,組織開展“高質多補”試點,通過適當提高秸稈覆蓋條帶耕作技術模式補助標準,推動適應性廣、農戶易于接受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普及推廣,探索高質量實施保護性耕作的有效路徑。
本年度保護性耕作補助主要用于作業補助、高標準應用基地補助和實施效果監測點補助。其中,作業補助實施差異化補助,采取“先作業后補助、先公示后兌現”的方式進行。在補助標準上,按照秸稈覆蓋量,玉米作物補助標準分為每畝補助25元、50元、70元三個等級,參加“高質多補”試點的縣份,可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綜合考慮秸稈覆蓋率,條帶耕作和播種作業成本對應用秸稈覆蓋條帶耕作技術開展保護性耕作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大豆、雜糧、雜豆、油菜、麥類等原則上補助標準每畝不超過35元。作業補助對象為實施保護性耕作的農業經營主體和作業服務主體...[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