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魯西北平原上,金色的麥浪隨風起伏。在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的廣袤田野上,聯合收割機轟鳴作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今年,平原縣89.07萬畝小麥喜獲豐收,18萬畝“噸半糧”核心區全部通過省市驗收,小麥單產再次位居全市前列。
在平原縣魯望家庭農場的2萬畝麥田里,40多臺收割機同時作業,機器駛過之處,飽滿的麥粒傾瀉入倉,秸稈被粉碎還田。魯望家庭農場技術經理何石寶站在田埂上,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我們的小麥單日收割效率突破5000畝,預計總產量比去年提升5%左右。”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水肥一體化系統,即便在前期干旱的條件下,農場的小麥畝產仍穩定在1000至1300斤。何石寶介紹,農場采用了深翻晚播、種子包衣、多光譜無人機巡田、精準植保等先進技術,有效減輕了小麥莖基腐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今年***病幾乎沒有,這離不開縣里的技術支持和政策保障。”
不遠處,平原縣盛財家庭農場的230畝小麥也已顆粒歸倉。農場負責人姜清才捧起一把金黃的麥粒,滿意地說:“平均畝產1300斤,和去年持平,但管理更省心了。”他的農場是縣農業農村局重點指導的示范點之一,農業專家定期上門提供技術指導,從選種到病蟲害防治、從水肥管理到機械收割全程跟蹤。“特別是‘一噴三防’技術,關鍵時期用藥精準,病蟲害少了,產量穩了。”姜清才感慨道...[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