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飼喂站案例
塔徒嘜(TATOMA)于1993年成功建造了歐洲***個***大的“固定飼喂站系統”。該系統滿足了8000頭泌乳牛每日的采食量,中央控制電子系統,可以十分準確的配置每一次的飼料。經過了幾年的使用與改進完善后,塔徒嘜公司于2007年在以色列成功建立***個萬頭規模的固定飼喂站。直至今日依然為該企業進行擴建工作。

固定飼喂站的優點:
低能耗
該飼喂站基本能源來自電力,采用固定的 TMR 制備機,稱重輸送帶結構運輸;使
用電腦程序對每次配方飼料進行自動化的添加與生產
電機為 TMR 制備機提供動力,降低了其自身的能耗成本;
無需 TMR 車燃油油耗,低噪音,無廢氣排放。
先進的管理模式
實現養殖小區及散戶 TMR 飼料的集中供給,提高生產效率;
使用 TMR 飼喂工藝,減少代謝疾病,穩定的飼喂配方,提高產奶量。先進的稱重
系統能保證是***精準穩定的 TMR 日糧配方比例;
負責萬頭牧場 TMR 制作的人員2-3 人即可,實現奶牛日糧的機械加工,節約工人
勞動時間,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人工成本***低;
維護成本低
固定式 TMR 制備機故障率較低,維護、保養簡便,維修成本低;
物料批量采購,集中加工制作,降低飼料加工成本;
集中營養專家智慧,提供不同牛群的日糧,彌補養殖小區或散戶的飼養知識的缺乏;
降低養殖小區或散戶的設備購置成本,縮小養殖小區或散戶的管理差
距,減少代謝疾病,提高產量;
保證粗飼料尤其是青貯的質量,有利于加快畜牧生產產業化進程,實現高效、安全、環保、健康的畜牧生態園區。

本系統帶來的顯著成效:
從營養學角度,我們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奶牛在飼槽中采食的飼料的營養與營養師設定的營養標準一致。只有通過這種自動化攪拌系統才能做到設計的配方與實際喂飼的配方一致。
自動化系統使顆粒和濃縮飼料的損失率從2%降低到0.2%,牧草從5%降低到1%;青貯飼料從7%降至3-4%(以上數據是安巴爾-維拉(Ambar-Dvira)食品中心提供的實際數據)。
由于可以在裝載機內通過一臺計算機(筆記本)來操控該系統,因此大大節省了操作人員的勞動量,同時減少了工作時間,以及過去系統中的人工勞動任務的減少。
從經濟角度看,損失率、浪費率、人工、汽油和移動機器設備折舊率的降低,可使企業利潤預期在24個月內提高45%。
牧場主每日收到配方、顏色、纖維大小均勻度穩定的混合飼料,避免了牛奶生產高峰的波動。也就是說:如果設定飼料配方不變,造成產奶量的變化因素主要是泌乳期即距分娩時間的長短。




